漂浮在空氣中的飛沫和氣溶膠是傳播許多致病微生物的重要途徑,包括新冠病毒,這意味著清潔的空氣對于健康至關重要。醫院及公共場所空氣消毒是預防醫院內感染及傳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在這些方法中,使用化學消毒劑進行空氣消毒是一種較為經濟實惠、效果較為理想的方法。新冠病毒肺炎防控規劃(第五版)解讀,在特定場所,室內空氣消毒,消毒劑選用過氧乙酸、二氧化氯、過氧化氫等化學消毒劑,消毒方法采用超低量噴霧法。
對隔離病房等室內空氣的消毒,可參照醫院空氣凈化管理規范(WS/T368-2012)規定,在不有人使用的情況下,可選用過氧乙酸、二氧化氯、過氧化氫、臭氧等消毒劑,使用超低量噴霧法或熏蒸法消毒。根據需要,應評估空氣消毒效果。
雙氧乙酸、二氧化氯、雙氧水等是一種殺菌能力較強的化學消毒劑,對細菌、病毒、芽孢等有良好的殺滅作用。二氧化氯是一種高濃度的消毒產品。
超低量噴霧法。
用途:用于室內空氣無人時消毒。
用法:將消毒劑霧化成20微米以下的微粒,噴入空氣中,使其與空氣中的微生物微粒充分接觸,殺死空氣中的微生物。
用3%過氧化氫、5000mg/L過氧乙酸、500mg/L二氧化氯等消毒液,加入量按20ml/m3—30ml/m3,接通電源,進行噴霧。
噴霧器在消毒前要關閉門窗,噴霧器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由里向外,先對面,然后依次進行均勻噴灑。
反應時間:雙氧水,二氧化氯在30min-60min之間,過氧乙酸60min為60min。
特別是空氣消毒時,您要根據您所選用的消毒劑和房間容積,準確計算消毒液的用量。
滅菌后,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進行消毒劑操作時,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戴防護手套、口罩,必要時戴防毒面具和防護服。
在噴灑之前,應對室內易腐蝕的儀器設備,如監視器、顯示器等進行更換(以防化學消毒劑的金屬腐蝕性)。
超低量噴淋方法的弊端:超低量噴霧法,主要是在空隙處依次逐個噴淋,噴不到的地方,可能無法對整個空氣進行消毒,對整個空氣中病毒的殺滅效果比較有限。
僅就這一點而言,使用二氧化氯消毒空氣的效果要好于過氧乙酸和雙氧水。過氧化氫及過氧化氫溶液顆粒極易沉入地面,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較短。而且噴不到的地方,如桌背或縫隙消毒效果不一定很理想。
而且二氧化氯由于其氣體性質,從噴霧器噴射出來后,很快就離開了小滴,飄散在空中做了布朗運動,擴散至整個空間,消毒更加均勻和徹底。
在WHO的評價中,二氧化氯作為AI級別的消毒劑被WHO和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列為新時代的綠色、安全、高效消毒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