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使用了消毒液,直接用手拿東西吃時,殘留在手上的消毒成分就會進入體內,從而形成中毒。但是你知道嗎,人體也可以產生消毒液?在今天,我們來介紹一種安全的消毒劑成分——次氯酸。
一、什么是次氯酸呢?
次氯酸系不穩定的弱酸,化學式為HClO,僅存在于溶液中。在氯元素溶解于水中并保持在3-6.5pH范圍內時形成。在這個范圍之外,次氯酸會部分分解成次氯酸鹽(CIO-)。次氯酸比氯族其它消毒劑更有效。
二、氯酸的重要歷史時刻;
1843年,法國化學家安托萬·杰羅姆·巴拉德通過在一瓶氯中加入氧化汞的方式發現了次氯酸。同時也命名了次氯酸和次氯酸鹽。
一戰期間,在用次氯酸鹽溶液作為創傷創口抗菌劑之前,人們就已經知道了次氯酸的抗感染作用。
在40年代,倫敦的醫院開始使用含有次氯酸的霧化溶液,以防止病原體擴散到空氣中。
1948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系Knox等人首次提出次氯酸是巰基抑制劑,氯溶液殺菌性的主要因素是其對葡萄糖氧化的抑制作用。
美國生物學家Harrison,J.E.于1976年證明了次氯酸在白細胞氧化爆發期間存在,并且它具有顯著的殺菌作用。
1988年,南加州大學毒理學研究所麥克肯納和戴維斯認為次氯酸對細菌的殺滅是抑制DNA復制的結果。如果細菌接觸到次氯酸,DNA合成就會急劇下降。
英國牛津大學約翰·拉德克利夫醫院公共衛生實驗室Selkon,JB等人于2006年進行了實驗,結果表明,使用次氯酸作為頑固性靜脈曲張性潰瘍的輔助療法,可以顯著促進愈合,迅速緩解疼痛。
美國醫學教授RobsonMC等在2007年進行的實驗表明,次氯酸可以減少細菌對細胞組織的污染,并抑制傷口感染。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于2016年批準了一種主要有效成分為次氯酸的產品,用于治療傷口和各種感染。
2017年,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博士Stroman,D.W等人通過實驗得出結論,使用含次氯酸的鹽水溶液可以顯著減少眼部皮膚細菌負荷,而且不會改變下眼瞼皮膚上殘留的多種細菌。
三、次氯酸的殺菌機理;
體內的次氯酸吞噬病原體的過程:一旦嗜中性粒細胞(白細胞中的一種)完全被病原體包圍,就會產生次氯酸。作為殺菌劑的次氯酸意味著它能殺死有機物。中性粒細胞一旦產生,就能迅速殺死細菌。
四、次氯酸的安全性研究;
人們已經發現次氯酸可以由嗜中性粒細胞或白細胞自然產生,從而對抗微生物的感染和炎癥。因此,次氯酸是安全的殺菌劑。
其中,次氯酸在活化人類嗜中性粒細胞及其它組織性吞噬細胞中自然存在。其原因在于髓過氧化物酶(MPO)通過氧化推力作用,在過氧化物酶和細胞質中發生了作用,通過吞噬細胞的活化而產生了推力。它只作用于細菌、病毒等有機物質,一旦進入人體或動物細胞,就會被細胞表面的?;撬岱纸舛粫绊懠毎麅鹊拿?,因此對人體和動物無害。
五、次氯酸殺滅病菌的種類;
沙門氏菌、黑曲霉菌、手足口病毒、諾如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COVID-19新冠狀病毒、大腸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念珠菌、志賀菌、霉菌、枯草桿菌等各種細菌的黑色變異芽孢,
六、次氯酸獲得各國權威機構的認可;
澳大利亞醫療用品管理局
世衛組織
CDC,CDC
美國環保署
日本厚生省
歐洲化學局
英國國家衛生署